拆弹专家》逆袭五一档这是警匪片复兴的开始么?

※发布时间:2017-5-13 20:51:28   ※发布作者:habao   ※出自何处: 

  上映6天,2.5亿票房,上映之前普遍被人们看衰的《拆弹专家》,居然实现了逆袭,在五一挡四大华语电影中突围,稳坐五一档新片龙头老大。上映6天,2.5亿票房,上映之前普遍被人们看衰的《拆弹专家》,居然实现了逆袭,在五一挡四大华语电影中突围,稳坐五一档新片龙头老大。

  作为电影的一大标志,警匪片曾是口碑与票房的保障。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警匪片似乎被施了某种魔咒,不光逐渐了往日的风采,有时甚至还会沦为“烂片”的代名词。(关注影视圈号获取更多内容:circlemag)

  可万万没想到,五一小长假之后,《拆弹专家》居然成了上档新片的票房冠军,不仅“成功打脸”,更让许多热爱警匪片的影迷们惊呼:“熟悉的警匪片回来了!”

  那时候的警匪电影以悬疑推理类为主,主要讲述的都是警探破案的故事,和我们现在所认知的警匪片有着很大的差别。

  到20世纪70年代末,受新武侠片电影的影响,以成龙为代表的新一代电影人,陆续拍摄了包括《故事》在内的诸多经典题材的电影,掀起了新的“警匪热”。但这些电影多是借着“警匪”的壳的动作片或者喜剧,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警匪类型片。

  这一年,《英雄本色》横空出世,不仅破了电影的票房纪录,为几位主创斩获大小项无数,更是彻底了人们对于警匪片的认知,为警匪类型片的出现开了个头。

  在《英雄本色》里,、不再是无厘头、只知道打架的小混混,而被赋予了更多“浪漫色彩”,成了有血有肉的、复杂的人。“小马哥”的形象更是深入,一度成为人们争相模仿的对象。

  借着《英雄本色》的东风,吴宇森又接连拍摄了《英雄本色2》、《喋血双雄》等影片,也都有不错的成绩。

  随即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制作警匪片,这一类型片在这个时期初步形成,并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。

  但好景不长,随着最开始的热潮散去,以及回归在文艺界所产生的连锁反应,警匪片在1992年至1996年,有过一段沉寂。

  前者于1996年前后,将漫画《古惑仔》搬上了大银幕,给的警匪片打了一剂强心剂。陈浩南、山鸡等古惑仔形象再次了人们对于警匪片的认知,在当时掀起了一股“古惑仔风”。

  而杜琪峰于1996年创立了银河映像,1997年时推出了《一个字头的诞生》,并在日后陆续推出了《暗花》、《枪火》、《PTU》等可以留名影史的佳作。这些作品在确立银河映像“黑色”风格的同时,也将警匪片推向了又一高峰。

  2002年至2003年,警匪片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,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,当属《无间道》系列。

  除了保留传统警匪片的特点外,《无间道》在故事性上有了一个极大的突破。更加复杂的人物形象,跌宕起伏的剧情设置,更多文戏的加入,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。有人评价,《无间道》的出现是对港产警匪片的一次总结和升级,使得警匪片一改以往英雄动作片或喜剧片附庸的尴尬地位,成为一种完全成熟的类型形态。

  此后几年,警匪片的势头不减,银河映像的《》、陈木胜的《新故事》等,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。

  也就是在同一时期,发生了一件再度改变了警匪片命运的事情:2003年,CEPA(《内地与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》)正式签署,大量港产的电影有了登陆内地大银幕的机会。

  作为最具特色的影片,警匪片受欢迎以及受关注度都是最高的。这也使得大量警匪电影的创作者,担任起了港片北上的。

  加上本地的电影市场天花板,此后几年,大量的合拍片开始出现,越来越多电影人选择将内地作为他们的新阵地。内地的市场、资本,也成了决定警匪片今后的重要因素。

  但想在内地延续警匪片辉煌的愿望,并不那么容易实现。港片北上,首先要面对的问题自然是水土不服。

  因为缺乏相关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背景,很多观众表示“警匪片看不懂”。为此电影人们要么在遭受了诸多碰壁和打击后遗憾离开,要么就必须在传统和变革之间做一些取舍以适应新形势。

  “我们会越来越依赖内地市场,作为我们的重点市场,我们的故事都有照顾到内地观众,一定要有共鸣,才可以拍。”安乐影片有限公司总裁江志强在谈及这一问题时这么说。

  “双结局”便是这一时期所形成的一种“奇观”:为了照顾两地的观众,很多合拍片会准备两个版本,版的比较“原汁原味”,而内地版的则更好通过审查。

  几年下来,警匪片的落地并不算成功,除了《寒战》等少数作品外,大多数的警匪片(不管是引进的还是合拍的)在内地的反响都不算好,2016年杜琪峰的《三人行》更是口碑、票房双双惨败。

  《无间道》可以说是警匪片“文戏的巅峰”,据说刘德华在拍摄前甚至主动要求删掉其中的动作戏,以突出文戏。

  杜琪峰曾说:“《无间道》的最大成功在于振兴了电影业。我希望这一部电影的成功不会掀起一阵跟风,而是刺激电影人创作更多有趣的题材。”

  可事与愿违,《无间道》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大大了警匪片的发展,加上市场的萎缩,进一步压缩了电影的投资,越来越多电影开始打斗、枪战,而用文戏、对白取而代之,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,很多电影身上都有《无间道》的味道。

  而警匪片的北上,打开了内地的市场,吸引到了内地的投资,又让警匪片开始进入另一个极端:一昧强调大场面,情节又被大大弱化。

  标杆的出现、市场的扩大,这本是两件好事,但却让长久以来一直“生长”的警匪片有些不知所措。

  刘伟强、杜琪峰之后,能数得上的优秀警匪片创作者屈指可数。很多人有过短暂的闪耀,但随即又沉寂了下来。

  上个月,林家栋凭借《树大招风》收获了他的第一个金像影帝,紧接着就有人发出疑问:像他这样的演员,是不是再也不会有了?以后再想拍这类角色,我们还能找谁?

  尽管包括尔冬升、林家栋等人都曾否定过的这种看法,但从现状来看我们又不得不承认:现阶段的警匪片,仍处在一个吃老本的状态。

  种种问题决定了,警匪片在时代的下,势必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。北上困境只是它所面临问题的一个体现,本质上是有限的电影市场对警匪电影的,以及突破所必须面临的阵痛、取舍。

  至于这能不能带动警匪片的复兴,现在说来或许为时尚早。但它成功的要诀:文戏和武戏的比例、大场面和小情感的契合、传统元素的囊括与新题材的开拓、多类型演员的加入等,都是值得今后的创作者们研究乃至借鉴的。

  电影市场有限,电影想要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突围,北上是必然的,然而在北上的过程中,怎么能不丢掉自己的东西,又不一昧固步自封,是所有创作者必须考虑的。

推荐:

关键词:2016警匪剧
相关阅读
  • 没有资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