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人品学者对郭沫若的诗和历史剧有什么褒贬?

※发布时间:2017-8-19 18:51:16   ※发布作者:habao   ※出自何处: 

  如果不谈其人,只看作品的话,就会发现学界对他的作品也有许多争议,一些学者肯定他的与划时代意义,另外一些学者提出猛烈的。

  对郭沫若作品的几乎是伴随着郭沫若本人的跌宕而成的。早期,学界亦不乏对他作品的,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,尤其是郭沫若出任中国文联要职的时间里,鲜少有之声,直至郭沫若逝世,陆续有重新商榷、评估的文章出现。

  不可否认,郭沫若并非一位篇篇精品的作者,在他平生的大量作品里,也有不少“粗劣“之作。另外,诚如俗语“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,对郭沫若的作品,换一个角度读,也能读出不少问题。在前文中提到闻一多曾赞许过《》,随后也提出对该作的,“诗中夹用可以不用的西洋文字”、“《》底作者既这样富于的激动底,他对于东方的恬静底美当然不大能领略……”

  除此之外,目前对郭沫若作品的大多集中在他建国之后的作品。有学者指出,建国以后,他的作品是典型的化文学作品,例如他在后期常常提及“东风”这一意象。这与提出的“东风压倒西风”的基调是一致的。从1962年5月对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中“西风”做化寓意的解读之后,郭沫若便没有停下对此的。第一、正确几乎成为后期郭沫若创作的核心观念。

  同时,他后期的诗作里还充满着口号和,从早先追求解放,突然带头推崇偶像,甚至失去判断地对各项政策加以,今天看来实在是巨大的。例如,1974年,郭沫若写作《春雷》一诗:

  除了诗歌,学者对郭沫若历史剧的,主要集中在他对传统史实、传说相去甚远的改变和再创造。例如,早期的《王昭君》,他为了表达情感和彰显主旨的需要,进行明显地。对此,当时的剧作家顾仲彝、作家向培良等人都提出过尖锐的。再加上其早期的历史剧作品中,确实存在着思想过于直接明显、艺术表现过于简单化的问题,更令学者聚焦了这些不足,从而得出作品艺术性不足的结论。

  推荐:

  

关键词:郭沫若历史剧